ze: 10.5pt;"> E、結合層膠泥飽滿度的檢查;以小手錘輕輕敲擊磚板面,如發出與金屬同樣的堅實聲,證明膠泥與磚板粘結緊密,結合層膠泥飽滿;如發出空音,則說明膠泥與磚板結合不好,結合層的膠泥不飽滿。 七、 質量檢查驗收:
1、質量檢查必須由專人負責,凯发K8国际手机APP下载認爲質檢應由甲、乙雙方人員組成質檢小組,每道工序完工後,各班組先自檢,後互查,發現問題及時處理,自檢合格後交由甲方檢查。
2、施工前對施工用材料做出小樣試驗,達到要求時方可大面積投入使用。
3、每道工序結束後,都要按照有關規範進行質量檢查,合格後方可進行下道工序。
4、認真做好隱蔽工程記錄、中間工程記錄、工序交接記錄,工程日志,以備有案可查。
八、施工作業的勞動保護
1. 作業場所保持良好通風、排風,尤其在密閉容器的襯裏工程中,應減少作業時逸出的有害物質的濃度。
2. 在配方中應選擇低毒、無毒固化劑及稀釋劑。
3. 盡量減少人體與樹脂膠料的直接接觸,觸及後可用少量溶劑擦去後立即用肥皂水沖洗幹淨。應特別注意樹脂的引發劑,固化劑,如濺到眼睛中,應立即用水大量沖洗,然後用2% 碳酸氫鈉水溶液清洗,並立即就醫。眼睛受傷忌用油或油膏治療,否則會加重有機過氧化物的損害作用。
4. 操作人員在配料、刷膠料時應戴上防護眼鏡、乳膠手套、勞防衣服、帽、鞋與防毒口罩。領口、袖口、褲口均應紮緊,施工場所嚴禁短袖、短褲、拖鞋者進入。
5. 操作人員在打磨、機械加工或使用電動工具時,不可帶手套,但應穿戴勞防衣服、鞋、帽、防塵口罩與防護眼鏡。
6.進入作業場所,現場不准飲食、吸煙與休息。
7. 操作人員作業完畢後,應立即全身淋浴並換去所有勞動防護衣物、用品。
8. 襯裏作業後留下的纖維、玻璃鋼邊角料、樹脂固化廢棄物,均作工業垃圾妥善處理,不可在公共場所焚燒。
9.刷塗料用的鋼絲繩在使用前必須進行全面檢查,確認無誤後方可投入使用。
10. 挂設吊籠時必須用鋼絲繩將吊籠進行遛設,並將鋼絲繩分別固定在吊籠兩端,保證鋼絲繩不來會遊動。
11. 塗刷時吊籠下部必須設遛繩,並安排專人進行監護,下部設專人對底滑輪和鋼絲繩進行安全監護,確保施工正常進行。
12.所有參與該作業人員必須正確佩帶安全帽、安全帶,帶好防護眼
鏡。
13.參與該作業人員必須爲體檢合格,沒有不易從事高空作業病症人員,每班作業前必須檢查本班作業人員精神狀態,精神狀態良好的可從事該作業。
14. 小機工必須堅守工作崗位、上下信號必須統一明確,聽從上部作業人員的指揮,在吊籠過信號平台時,上部人員用木棒將吊籠頂筒壁上下、下指揮動作必須協調統一,以防挂住信號平台。
15.每班作業前由機工對所有滑輪,卷揚機刹車系統,對講機進行全面檢查,正常工作後方可開始作業。
16.導挂滑輪時,必須用繩頭將鋼絲繩卡緊,並用倒連將鋼繩拉起,挂好確認無誤後方可松倒連投入使用。
17.吊籠中的作業人員,施工材料及料具總重量不得超過 800 ㎏,所有施工料具必須方可靠、嚴禁落物。
18. 參與本次作業人員禁止帶煙火,爲保證施工安全,在吊籠外側加設幹粉滅火器工部。
19.吊籠安裝完成後應進行荷載試驗,在吊籠內加設 800 ㎏的重物提高至 6 米經一夜觀察有無明顯變化並作爲記錄,經驗收合格,填寫安全作業票方可投入使用。
20.每班結束施工後應將吊籠提至他人無達接觸到的高度,每班作業前應空載運行 10-20 米高度,檢查卷揚機運行及地錨工作狀態,確認無誤後方可開始作業。
21.遇大風、大雨等惡劣天氣時應立刻停止作,待天氣好轉後方可從新開始。
本文来源: www.xluoo.com
, 電廠煙囪防腐工程
施工方案
一、工程概況
煙囪設計高程140 米,地面直徑 13 米。排放煙氣中含有酸堿成分,預計煙氣溫度≤ 120 攝氏度。
煙囪內壁0-23 米進行防腐處理(含煙囪內部地面),工程量大約 1000 平米。
煙囪外壁上端刷塗航空警示色標。 計劃工期:
二、編制依據:
1、《工業建築防腐蝕設計規範》 GB50046-95
2、《建築防腐蝕工程施工及驗收規範》 GB50212-91
3、《建築防腐蝕構造》 98J333-2
4、《煙囪混凝土耐酸防腐蝕塗料》 DL/T693-1999
5、《火力發電廠煙囪(煙道)內襯防腐材料》 DL/T901-2004
6、《建築防腐蝕工程質量檢驗評定標准》 GB 50224-95
7、 《電力建設施工質量驗收及評定規程土建工程》 FL/T5210.1-2005
8、《建築工程施工質量驗收定統一標准》 GB503000-2001
9、《火力發電廠土建結構設計技術規定》 DL 5022-93
10、《煙囪設計規範》 GB50051-2002
11、《建築防腐工程質量檢驗評定標准》 GB50224-95
12、《電力建設安全施工管理規定》
13、《火電機組達標投産考核標准》
14、我公司多年來在同類工程中施工經驗。
三、施工前組織准備:
1、對所有參加本工程施工的人員,進行必要技術安全學習培訓,學習領會甲方紀律及安全等方面的規章制度。
2、倉庫中原材料品種分類存放,不得混放;做到下防潮上防雨。
3、施工現場應保證足夠的施工用電,能滿足連續施工的需要。
4、各類設施和機械、供電等應符合安全標准,並分別設有明顯安全標志。
5、准備適合本工程特點的交通設施。
6、施工前,項目部技術負責人,要認真學習領會甲方的施工工藝流程 < 或施工方案 > 和有關化工施工技術規範要求,編制作業指導書,編制特殊設備特殊部位的砌築技術要求,分發給每個施工人員,確保施工工藝的准確及施工進度的順利進行。
7、對特殊部位施工中的重要施工節點,應作專門的交底,並對特殊工序進行培訓指導,重點做好施工中易出現質量通病,對習慣性操作錯誤進行預防。
8、工程施工應具有齊全的施工圖紙和設計文件,施工單位應對施工圖紙進行自審、專業審和綜合會審,並及時對所提出的問題給予解答,結合工程情況提出施工方案和技術交底,並應具有書面資料。
9、在工程施工前,應將所有圖紙及設計材料運至施工現場 ,並分類入庫存放。挂上標識牌,以便于查找。
10、工程施工的組織工作要嚴密,這是提高工作效率、施工質量和施工安全的必要措施。組織專業施工人員組成施工小組,應少而精。施工設備、機具、材料在開工前應全部擺放到位,並檢查機具是否運轉良好,還應將機具的易損部件備齊,以防機具部件損壞而影響施工進度。
11、在工程開工前應做好有關資料的准備工作,如:填報開工報告、動火作業票,編制施工計劃,材料抽檢,隱蔽記錄、施工記錄、安全記錄等各項工作。
12、勞動保護用品的購置及准備:備齊安全帶、安全帽、風鏡、口罩、工作服、勞保鞋等勞動保護用品。
13、消防器具的組織准備:開工前應組織准備好消防器具,如:幹粉式滅火器、砂子、鐵鍬等。並達到人人會使用消防器具。
15、施工現場應三通一平。
16、 由公司組織和配備性能完好的計量器及工具進入施工現場,並在開工前對其進行整修和校驗,以保證在施工中的計量數值准確無誤。
17、施工前,應按施工圖紙的設計要求,備足所需的各種原材料,並分別放于指定地點(倉庫),對于易燃易爆原料,如丙酮、酒精、二甲苯等,應分別存放于防火、防爆倉庫內,嚴禁露天存放和日光照射。
18、主要機具配備表: 序號 名 稱 單 位 數量 備注
1 . 運輸車 輛 2 開工前 3 天
2 . 橡膠錘 把 60 開工前 3 天
3 . 小抹子 把 50 開工前 3 天
4 . 鋼尺 把 20 開工前 3 天
5 . 水平尺 個 6 開工前 3 天
6 . 推車 輛 4 開工前 3 天
7 . 膩子刀 把 100 開工前 3 天
8 . 料槽 個 40 開工前 3 天
9 . 膠泥攪拌機 台 2 開工前 3 天
注:以上可根據現場實際情況增減
19、主要材料及特性 序號 名稱
1 環氧改性呋喃樹脂及配套固化劑
2 玻璃絲布
3 矽質耐酸膠泥
4 耐酸瓷磚( 230 × 113 × 65 )
5 醇酸色標漆(紅、白)
環氧改性呋喃樹脂特性:優異的耐酸、堿性;耐溫性比環氧樹脂高;改善了環氧和呋喃的脆性粘度低,滲透性強,較常用自配料的固化速度快,且改善了潮濕面的固化性;可在常溫下固化使用;固化物具有良好的機械和耐熱性能,可耐熱130-140 ℃。
矽質耐酸膠泥:具有优良的耐酸性能,熱穩定性能好,在 450 ℃ 以下強度無顯著變化。 耐酸瓷磚:
主要技術參數
項目 單位 指標 檢測標准
堆積密度 g/cm32.21-2.24 ASTM 開口氣孔 % 9.3-10.5 ASTM
率 吸水率 % 4.2-4.7 ASTM 熱穩定性 950-20 ℃ 30 次不裂 DIN 彈性橫量 mpa 2138 DIN 抗壓強度 mpa 123 DIN 導熱系數 w/m.k 1.175 DIN 熱膨脹系數 1 ℃ 3.2*10-6 DIN 熱膨脹率 % 0.31 DIN 耐酸度 % 99.8 DIN
20. 擬投勞動力計劃
架子工:8 人 防腐工: 20 人
高空吊籃作業人員:5 人 輔助工: 5 人 現場監理: 4 人 四、施工工藝:
(一)、工藝流程:
1.脚手架搭设→表面处理→驗收合格→衬贴五布七油环氧改性呋喃玻璃钢(从上到下施工)→驗收合格→胶泥调配→刮涂矽質耐酸膠泥→衬砌砖板(自下而上施工)→驗收脚手架拆除→养护
2.吊籃安裝→表面處理→航空色標漆塗刷→自檢、修補→吊籃拆除 (二)、施工方法:
1.腳手架的搭拆施工:
1.1腳手架材料的選用:
1.1.1腳手架搭設之前,架設人員應對所用各類材料進行檢驗,確認合格後方可使用。
1.1.2如有下列情況禁止使用;
鋼管嚴重腐蝕、彎曲、壓扁和裂縫,扣件和連接有脆裂、變形和滑線等缺陷。
1.1.3腳手架應選用鋼管外徑 48-51mm ,壁厚度不小于 3.5mm ;腳踏板寬度爲 200-300mm 、長度不大于 3 米的堅韌木板;不得使用腐朽破裂、大橫透節的木板作腳手板。
1.1.4木腳手板不得有嚴重鏽蝕、油汙和裂紋;捆綁腳手板用的鍍鋅鐵絲不宜小于 12 號。
1.2腳手架搭設:
1.2.1腳手架搭設應對所需搭設的腳手架規格等提出明確要求,再交付搭設作業班組實施。
1.2.2從事腳手架搭設的作業人員必須取得特種作業操作、且身體狀況符合高處作業的要求。
1.2.3搭設腳手架前,應做好准備工作,明確作業要求,確認工作環境、防護用品和工具安全可靠;大型和特殊腳手架,應編制腳手架施工方案,並按照批准的施工方案進行搭設。
1.2.4搭設腳手架,離電線應有一定的安全距離,當安全距離不足時,必須采取可靠的安全措施。
1.2.5腳手架搭設過程中,作業人員要嚴格執行操作規程,附近和下方不得有人作業和通行,作業區域應設置警示牌,非作業人員不得入內。
1.2.6在搭設腳手架過程中,如腳手板、杆未綁紮好或有已拆開的綁扣,不得中途停止作業,直至完全合格後方可下班。
1.2.7大型、承重的腳手架搭設時執行有關標准。
1.2.8腳手架搭設必須符合以下要求:
腳手架的搭設間距應符合行業標准的有關規定;
腳手架的基點和依附構件(物體)必須牢固可靠,從地面搭設時,地基應平整、堅實或增設掃地杆彌補地基的不足;
腳手架不能形成倒塔式結構;
腳手架整體應穩定牢固,不得搖擺晃動;
從地面或操作基礎面至腳手架作業面,必須有上下梯子和通道; 腳手架的作業面腳手板應滿鋪,綁紮應牢固。
作業面面積應滿足作業要求,作業面四周應設高度不小于1 米的圍欄;當作業面周圍無合適帶挂設位置時,還應專設安全帶挂設杆;
腳手架的走道和平台外側,應設置180mm 高的擋腳板。
1.3腳手架的交接驗收與使用:
1.3.1脚手架搭设完毕,架设作业班组必须按施工要求进行全面自检,然后通知項目部有关人员共同进行检查驗收,检查确认合格后,填写脚手架交接驗收單,并在驗收單上签字确认,挂牌后方可使用。
1.3.2驗收後的腳手架任何人不得擅自拆改,特殊情況下需作局部修改時,須經負責人同意,由原架設班組操作,分配後仍需履行檢查交接驗收手續。
1.3.3腳手架的使用
作業人員應從斜道或專用梯子至作業層,不得沿腳手架攀登; 在腳手架上從事三級以上高處作業,應辦理《高處作業票》;
腳手架必須定期檢查,如松動、折裂或傾斜等情況,應及時進行緊固或更換; 風力超過 6 級應停止在腳手架上作業; 冬季施工應清除腳手架作業層上的積雪;
腳手架應設避雷裝置,雷雨天時作業人員必須及時撤離腳手架;
1.4腳手架的拆除:
1.4.1 腳手架使用完畢應及時拆除
1.4.2 臨時性腳手架,實行一次性搭設,使用和拆除管理,不許擱置待用。
1.4.3 脚手架需拆除时,拆除人员应填写脚手架拆除單。
1.4.4 拆除腳手架,周圍應設警戒標志,設專人監護,禁止他人入內。
1.4.5 拆除時,應按順序由上而下,不准上下同時作業;嚴格整排拉倒腳手架。
1.4.6 拆下的架杆、連接件、腳手板等材料,應采用留放,嚴禁向下投擲。
1.4.7 拆除腳手架時,作業人員,架杆及作業面等與電線的安全距離不足時,應切斷電源或采取可靠的安全措施。
1.4.8 卸(解)開的腳手杆、板、應一次全部拆完。
1.5腳手架材料保管:
1.5.1 拆除掉的腳手架、連接件、腳手板應定期除鏽防腐,分類整齊放置,不得散放在施工現場。
1.5.2 鋼管入庫前應檢查扣件是否有裂紋,螺栓是否滑扣現象,入庫前螺栓螺紋以及活動部分應塗以黃幹油。
2、對煙囪基體的檢查:
2.1 表面必須堅固、密實、平整、不應有起砂、裂縫、蜂窩、麻面等缺陷。
2.2 表面的平整度以長 2m 直尺檢查,允許空隙不應大于 5mm ,坡度應符合設計圖紙的要求。
2.3 表面 20mm 深的含水量應小于 6% 。
2.4 施工表面必須清潔,不得留有浮灰、水泥渣、鋼筋等殘留物。
3、表面處理:
3.1施工前應將表面的浮灰、水泥渣及疏松部位清理幹淨,基層表面處理宜采用砂輪或鋼絲刷等打磨表面,然後用幹淨的軟毛刷、壓縮空氣或吸塵器清理幹淨。
3.2若其表面的含水率大于 6% ,則應在 40~60 ℃下烘幹三晝夜或采用噴燈烘幹,直到含水率小于 6% 爲止。
對于混凝土表面大于0.5mm 裂縫,直徑超過 2mm 的蜂窩應進行修補。 對于混凝土小面積的空鼓處做好標記。
4、襯貼環氧改性呋喃樹脂玻璃鋼:
4.1刷塗樹脂漆
待表面處理幹淨,經驗收合格以後,應立即塗刷樹脂漆,底漆根據設計要求,逐次塗刷到要求的厚度及道數。
4.2、嵌刮膩子
待底漆塗刷完畢,並固化後,對基面不平整的部位,用膩子修補找平,以防玻璃鋼層空鼓。
4.3、衬贴玻璃絲布:
4.3.1襯布可采用間接襯貼和連續襯貼相結合的方法,在膩子未完全固化,但已膠凝之前,用手觸摸尚有彈性,即可貼襯第一層布,否則應對已刮膩子部位用砂布打磨平整後方可貼襯。布的貼襯順序應據結構而定,一般應先立面後平面,先上後下,先裏後外,先壁後底部。
4.3.2粘貼時,首先在粘襯部位均勻塗刷一層樹脂塗料,然後垂直于塗刷表面平鋪無堿無蠟無撚粗紗方格玻璃纖維布,厚度δ 0.25 ± 0.025 ,然後采用輥刷、毛刷等工具蘸取襯布膠料,從一端或中間趕走氣泡,並使膠料充分浸潤布料。布料貼襯時不可強行牽拉,防止經緯走樣,布料亦應逐漸展幹,逐步貼襯。要求搭接≥ 50mm 。
4.3.3在襯第一層布 24h 後,檢查襯裏層有無毛剌、流淌、氣泡、脫層等缺陷。在清除、修補後垂直于第一層布粘襯方向襯第二層布, 即第一層襯貼完畢,檢查有無氣泡和空鼓缺陷,經檢驗合格以後,再襯貼第二層,往後依次類推,一直到設計要求厚度和層數。每襯一層,均應檢查其質量,如有毛刺、流淌和氣泡等缺陷,應清除修理。同層玻璃布的搭接寬度不小于 50mm ,上下層的搭接邊必須互相錯開,其距離不應小于 50mm 。
4.4、玻璃鋼的質量檢查
4.4.1襯裏層的貼襯應平整光滑,色澤均勻,與基體表面結合牢固,無氣泡、脫殼、固化完全,表面不粘,不允許有纖維露頭。
4.4.2層與層之間不應有氣泡,對大于 5mm 的氣泡,或每平方米有 3 個以上小于 5mm 的氣泡,均應作修補處理。修補時要鏟除氣泡重新襯布料和塗刷面層膠料。
4.4.3在固化處理後仍應作全面質量檢查,有缺陷時予以修補。
4.4.4用棉花蘸丙酮擦拭玻璃鋼表面,如不粘挂棉花,或棉花不變色即爲固化完全。 5 、耐酸瓷磚襯砌: 5.1 矽質耐酸膠泥配制
對磚板襯裏用的膠泥嚴格按照産品說明書進行調配。爲了保證膠的質量,應在正式襯砌磚板之前,做膠泥配制比試驗,以驗證膠泥配料比是否恰當,固化情況是否正常,施工稠度是否合適。
配制膠泥的容器、工具必須清潔、幹淨,不得有殘存已固化的膠泥。
5.2耐酸瓷磚的挑選、清洗、涼幹。
襯砌用的磚板應逐一進行挑選,對破損、邊角、棱角不平直、變形的應整體切割修整,並進行清水清洗幹淨,涼幹待用。 5.3 磚板襯砌
5.3.1正式襯砌磚板之前,應先在襯砌位置,進行磚板預擺放,並編號定位。對應當加工的異型磚板應預襯砌前加工完畢。
5.3.2襯砌立面時,應按先襯底部;後襯牆壁的順序進行,襯牆壁時應由下部開始,襯砌上層時,必待下層膠泥基本固化後方可進行,以免下層磚板産生錯位或移動。
5.3.3襯砌操作分兩種方法:揉擠方法和勾縫方法
a、揉擠方法:襯砌操作時一手托著瓷板,另一手用灰刀挖適量的膠泥,先將磚板背面打一層膠泥(打底),使膠泥均勻貼在表面,然後再厚塗一層膠泥,板面大約抹 5~6mm ,磚表面大約抹 7~8mm 厚,同時將與已砌完磚板相接觸的側面也抹上膠泥。向磚板上抹膠泥時,要求中間膠泥應略高,這樣促使磚板四周擠出膠泥,使膠泥層飽滿。相反,如抹膠泥面中間低,襯砌時雖省力,卻易使膠泥不飽滿,甚至存在空洞。抹完膠泥後,找正位置,將帶膠泥磚板從距離相鄰磚板 10mm 左右地方,向預定位置推壓,推壓揉動時,上下左右用力要均勻。推壓的程度使膠泥能從四邊擠出一部分。襯砌時,對磚板施加一定的壓力,有助于膠泥向被 粘物表面也孔隙凹处填充,还能排除表面内的空气,使胶泥层饱满。下块磚板襯砌时,还要在相邻砖板侧面上抹胶泥,依次 貼襯,粘結面一定要 板與板緊挨在一起,並刮去從縫中擠出的膠泥,膠泥縫要符合要求尺寸。
連續襯砌,必須考慮在襯上圈(排)磚板的同時,下圈(排)磚板是否産生移動,襯砌高度以保證下面各圈(排)磚板、膠泥層不發生位移爲准(一般標准瓷磚立襯時每次襯4~5 層,標准瓷磚板立襯則 6~7 層)。
b、勾縫法襯砌:
勾縫法襯砌:一般是采用矽質膠泥或非耐蝕材料作結合層,用樹脂膠泥進行勾縫。
勾縫法同揉擠法基本相同,不同之處是灰縫無膠泥擠出,必要時將灰縫中膠泥刮出一部分,保證勾縫的灰縫深度,灰縫比揉擠法的灰縫要大。一般標准型磚板縫寬爲6-8mm 、縫深爲 10-12mm ,如有設計要求按照要求去做。若是大平面襯砌時要每間隔 6-12m 設膨脹縫,縫寬大約爲 40mm 。
6、航空警示色標漆塗刷 6.1 施工要求
本煙囪高140 米,按照設計要求頂部 80 米至 140 米段塗刷紅白相間航空標志塗料。囪首爲紅色,每段等分爲 10 米,共 6 段。
6.2 施工前准備工作
6.2.1事先加工 4300 × 1000 × 1200 的吊籠備用。投入可使用前必須對所有焊接點進行檢查驗收,確認無誤後方可投入使用。
6.2.2在煙囪頂部“ U ”型內串環一圈 ?19.5 的鋼絲繩,並用倒鏈將其接緊,用卡頭卡成一整體,在鋼絲繩與筒壁砼中間倒打木質楔型塊,將鋼絲繩墊起,以做保險繩用
6.2.3筒身分 4 等份分別塗刷完成,在頂部 4 等份對應輻射梁上用 ?19.5 的鋼絲繩頭將 5T 開口滑輪挂在上面,並將滑輪挂在事先環好的保險繩上。
6.2.4准備 5T 卷揚機一台,塗刷塗料采用 ?19.5 的鋼絲繩,在煙囪底部同樣環一圈 ?19.5 的鋼絲繩,加設木楔子,並用倒鏈將其全面收緊,並在與筒首對應位置挂設導向用 5T 開口滑輪, ?19.5 的鋼絲繩通過小平台將其吊至煙囪頂部,並用大麻繩將鋼絲繩頭拉至地面,綁挂在事先加工好的吊籠上。
6.2.5施工方法
1. 基体处理,在涂刷涂料以前,先用角磨机将烟囱筒身外表面进行整体打磨,特别是水平施工缝要着重处理,处理过后在用砂纸或灰刀将砼表面打光,不得有砂粒或原施工遗留的松动素浆、毛刺、浮垢、然后在开始涂料前用干抹布将其表面的灰尘草v弧
2. 色標漆塗刷順序及技術要求 在涂刷前必须进行试涂,在达到图纸设计要求和建设單位要求后,按试涂的方法进行涂刷。涂刷时用长把手的滚子涂,刷不到的地方用毛刷补刷,注意每次浸漆不宜过人,以防涂刷时在筒壁下形成疙瘩,厚薄不匀而影响涂刷质量,又造成涂刷的浪费。涂刷时由上向下,来回刷,每道立争一次成功减少补刷,并做到涂刷均匀。
3. 頂部塗刷:頂部塗刷時作業人員站在頂部信號平台上,用長把滾子進行塗刷,上部無法塗到的由頂部人員站在筒首上進行塗刷,作業人員必須挂設安全帶。
五、 技術要求:
1、勾縫施工時,必須在矽質膠泥養生固化或酸處理之後進行;灰縫必須清掃幹淨、無油汙及其他雜質;灰縫必須先塗刷 1-2 遍低漿,其材料與勾縫材料相同;勾縫必須勾嚴壓實,保證膠泥飽滿。
2、無論采用哪種砌法,其環向,順向灰縫均應錯開,不允許重縫、通縫。
3、磚板襯裏的施工環境溫度 以 15-30 ℃爲宜,相對濕度不宜大于 80% ,當施工環境溫度低于 15 ℃時,如在室內應采取加熱保溫措施,施工環境內不許接觸大量水、水蒸氣與火源。
六、 襯砌施工質量檢查:
6.1自檢:檢查最好于膠泥終凝(約 8h 左右)後進行,因爲此時膠泥雖然凝固,但強度尚低,對出現問題采取補救措施比較方便,施工中經常出現的問題及原因如下:
6.2驗收 当砖板衬里施工完毕后,应对整個施工质量进行全面驗收。驗收应执行 HGJ229-91 中磚板襯裏部分質量檢查的有關條款。
A、磚板襯裏的平整度和坡度應符合下列要求。
a、 襯裏應平整。用線錘或2m 直尺檢查,允許凹凸不大于 4mm 。
b、襯裏層相鄰磚板之間的高差,磚不大于 1.5mm ,板不大于 1mm 。
c、坡度應符合設計要求。允許偏差爲坡度的± 0.2% ;做潑水試驗時, 水能順利排出。
B、結合層的厚度與膠泥縫的寬度應符合圖紙規定,以 5~10 倍放大鏡檢查膠泥縫,膠泥應飽滿、均勻,不得有氣孔和裂 紋現象。
C、用手錘輕輕敲擊磚、板面,如發出金屬清脆聲,證明襯砌良好,質量合格;如有空音,則膠泥與磚、板結合不好,應返工重襯;仍不合格,則全部拆除返工。
D、膠泥質量的檢查
a、在施工時,以施工用膠泥裝入 30 × 30 × 30mm3 的模具中制成抗压测定试件。将衬里所用的砖板,用胶泥搭接,制成粘结力测定试件。在与衬里设备同样的固化条件下制备标准试件,测定其抗壓強度与抗拉强度并与标准值对比。
b、以白棉花團蘸丙酮,擦拭樹脂膠泥表面,如棉花無染色或粘挂現象,即認爲膠泥固化完全;反之可認爲膠泥尚沒固化完全。